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23    次浏览
(武汉晨报)昨日,武汉治庸问责四周年“生日”。和往年一样,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会有总结和表彰,只有被不断刷新的数据和不断完善的制度。从2011年4月6日开始,一场大刀阔斧、摧枯拉朽的“风暴”在全市刮起。四个年头过去了,治庸问责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在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 责任风暴实施 治庸计划优化 发展环境从迟到变成提前到岗市房产局房产交易中心发证科干部孙伟利对治庸问责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刚开始治庸时,认识还不深,觉得离自己还很远。后来发现自己所在的房产交易登记窗口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窗口软硬件建设加强了,所有对外服务窗口纳入一条龙集中管理,目的只有一个:方便群众办事;不少业务科室领导下到一线办公,分管领导在后台督导,业务骨干被派到总服务台;窗口还开设了自助、文印服务区,增加便民桌椅、饮水机……让孙伟利感受最明显的还有工作纪律的提升。“规定每周一上午8点10分晨会,大家由原来的迟到、抱怨到现在能做到一个不少。”他说,有了工作压力,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工作纪律,让人不敢松懈,“现在,大家都养成提前到岗的习惯。”四年来,我市完成对全市94家纳入公务员管理和参照管理的市直单位和18个区(功能区)的岗位责任制建设,同时,在坚持评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基础上,推行“全市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先进个人”评选,树立履职尽责标杆。“第一堵道”的巨变治庸问责,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方面着手。每年,武汉都会确定群众反映突出的“十个突出问题”,涉及到的市领导和区、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在媒体上公开作出整改承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电视问政的主要内容,推动群众所急所难问题有效解决。在市交管局督查大队队长黄宁桥的印象中,2013年“十大突出问题”把交通秩序乱纳入其中,那时,汉正街地区交通乱象十分突出,车辆乱停乱放,行人、非机动车乱行乱穿,车难行、路难走,汉正街第一大道被市民戏称为“武汉市第一堵道”,群众反映强烈。黄宁桥介绍,为达到汉正街地区交通秩序整治目标,交管部门打响了攻坚战。市、区两级公安部门联合行动,组织特警、巡警和多福路警务服务站等多警种协助交通大队整治。整治初期,每天安排20名民警、50名协警从早晨7点到下午5点,不间断、大密度巡逻,对违停车辆发放警告单,劝导其驶离。仅在半月内,就处罚违法停车567起,牵引车辆76台,多福路交通秩序焕然一新。 督查员明察暗访走遍武汉2012年8月7日上午,治庸问责督察组成员魏尚春和胡振学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来到黄陂区滠口街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对那里的违建情况进行暗访。他们穿大街走小巷,只要是有脚手架的地方都要去看看,在街道办事处周边、派出所附近都发现有违建的现象。多次明察暗访和新闻媒体的曝光,引起了黄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班,对该地区进行整治。强拆2800多平米,自拆7000多平米。治庸问责四年来,始终坚持全方位督查推进问题整改。市治庸问责办搭建由特邀监察员、行评代表、党风政风监督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的督查组,重点对因干部“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导致整改不力、久拖不决的问题进行暗访。督查组负责人刘虎文颇为自豪地列举了一组数字——“治庸问责督查从2011年开始,这四年,我们明察暗访150余次,出动督查队员1200人次,走遍了武汉的城市、郊区,涉及一半以上的政府主管部门,其中有城管、公安交管、国土规划、房地产、供电、环保、政务中心等,查出大小问题1000多个,圆满完成了督查任务。”一次公车私用 两度公开曝光2014年“五一”期间,市纪委督查组明察暗访发现,市工商局东西湖分局车牌号为鄂AHW269的车辆停放在超市门前。“市纪委责成相关单位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5月4日,市纪委向媒体通报了节日期间督查情况。5月15日,市纪委又一次公开曝光了对此事的处理结果:“经查,2014年5月3日上午,东西湖区工商分局副局长刘斌驾驶车牌号为鄂AHW269的公车到超市门前接妻子回家。东西湖区纪委给予刘斌党内警告处分。”四年来,全市治庸问责领域不断拓展,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深化执纪问责。2014年,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4个督查暗访组,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对公款吃喝等七类重点问题开展明察暗访1246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602件,问责1051人,点名道姓通报8批共39起案件54人。司机违规 领导也被问责“你管得了我?”2014年7月电视问政“期中考”,曝光短片中武昌区财政局一名司机上班时间在电脑上看娱乐节目,面对市治庸办督查员的制止,态度恶劣。“你管得了他吗?”主持人转头问现场的武昌区委书记王立。“我管得了他。”王立回答。节目播出当晚,该区迅速启动问责程序,责成该局依规辞退了该司机,并对直接管理机关车队的该局办公室负责人,由局党组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该局纪检组长向区纪委作出深刻检查;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区委、区纪委作出深刻检查,并根据绩效考核的有关规定,扣除了相关人员绩效工资。事后,王立深有感触地表示:“就是要通过严肃问责,确保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党委‘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纪委书记‘敢出手’。”四年来,治庸问责坚持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提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治庸问责中承担的9项职责,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担负起推进作风建设、治庸问责的主体责任,经常听取相关工作汇报,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治庸问责机构积极履行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以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治庸问责机构落实监督责任的监督,确保“两个责任”传导和延伸到“神经末梢”。对发现的不认真履行“两个责任”的行为,及时启动调查程序,严肃追责问责,解决好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数字 看 治庸四年来,共组织各类督查950余次,发现问题900余个,提出工作建议800余条,推动承诺整改落到实处。2011年至今,共举办34场“电视问政”活动,17位市领导,48家承诺单位负责人接受市民代表和特约评论员的提问与评议。四年来,电视问政共曝光问题429个,问责557人,督促建章立制65项。2011年3月以来,全市共问责5499人,其中局级干部41人,处级干部810人;给予纪律处分941人,组织处理4559人。启动“二次办理”程序,由上级机关直接调查或责令重新调查,严格追究相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自开展治庸问责以来,仅市治庸问责办就开展“二次办理”34件,问责91人。对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共问责221人。全市共查办“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12件27人,其中涉及主体责任的1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组织处理11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中央、省委确定的“文山会海”等26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融入到治庸问责工作之中,实现纠正“四风”与治理庸懒散奢同频共振。市委确定的72个集中整改项目、30个专项整治项目已基本整改落实到位,市直单位2482个项目已全部整改完成,新建、修订、废止各类制度2200项。2014年全市各区精简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分别达16%、20%和64%。以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为标杆,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审批事项从原有的748项逐步减少到339项、259项、240项。将入驻市、区两级政务中心办理的64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电子监察,实现了全覆盖。加强全市统一网上审批平台并联审批系统的应用,2014年全市统一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共办理并联审批项目696个,平均节约审批时限1/3以上。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有一个部门牵头”的原则,明确了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食品安全管理、噪声污染防治等15个问题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